陶寺与二里头谁更“最中国”?是一个至今仍在争论的问题。但确凿无疑的是,二者在研究中华早期文明中都具有很重要的地位。那么当陶寺遇见二里头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?11月3日,一场大型专题展览“巍巍如天——陶寺遗址考古成果精华展”在洛阳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开启,这是陶寺遗址考古成果首次大规模展览,也是山西陶寺文物首次大规模出晋,对加强夏文化遗址之间的交流与馆际协作具有重要意义。本次考古成果精华展,以“巍巍如天”为展陈主题,分别从四个单元:表里山河 、煌煌都邑、礼制甫成 、遗产传承,全面展示了陶寺文化和帝尧文化所反映的精神品质和当代价值。接下来,由八益文化小玥为你介绍此次展览的相关情况。
一 展览信息 陶寺遗址,是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国家探索中一个关键支点性都邑遗址。1978年陶寺遗址开始发掘,大墓M3016龙盘现世,引起了全国关注。此后随着进一步的考古发掘,一座都城的面貌开始显露,而这座城竟不是普通城址,是最早的“礼仪之城”——尧之都城。 本次展出一批陶寺遗址出土的精美彩绘陶器、玉器等文物约100件,其中重点文物除了彩绘陶龙盘之外,还有陶鼓、鼍鼓、石磬等珍贵文物约20件。 二 展览各单元介绍 第一单元“表里山河”共分为两部分,“考古陶寺”和“龙盘现世”,重点展示珍贵文物彩绘陶龙盘。据本次展览的策展人赵腾宇介绍,作为整个展览的开篇,第一单元从山西和临汾地区的基本地理环境情况说起,以陶寺遗址出土的国宝级文物蟠龙纹陶盘为线索,引出了陶寺遗址在这里诞生的背景原因和合理性。 而陶寺遗址作为探索早期中国文明起源与形成的重要遗址,就像一座桥梁,连接了山西从史前到历史时期的千年传承。 第二单元“煌煌都邑”,通过一个大型地图沙盘来讲述陶寺遗址中所发现的古代都城。陶寺遗址总面积约400万平方米,其中仅城址面积就达280万平方米,规模宏大,蔚为壮观。本单元分别从陶寺城市规划、宫室制度、墓葬、聚落分布等角度切入,力图通俗的讲好陶寺的城址故事。 这个单元主要分为“都邑城址”“ 宫室制度”“ 王级大墓”“ 文化分布”四个部分。其中“王级大墓”是一个亮点,将通过大墓折射4000多年前的王权国家。 其中陶寺文化所创造的诸多城市营造制度,成为了其后二里头文化和此后数千年中国王朝文明的城市形态。 第三单元“礼制甫成”,是该展览内容最为丰富的区域。在设计上,撷取了包括文字陶器、彩陶器、玉器、乐器、铜器、天文仪器、漆木器等不同类型的礼仪用器,通过对这些出土遗物的展陈和分析,反映陶寺文化时期礼制初兴的文化面貌。 这个单元主要分为“文字初现”“器以载礼”“观象授时”等部分,其中“文字初现”部分提到,在陶寺遗址中,考古学家发现了具有汉字雏形的文字,这对探明汉字起源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。“观象授时”部分运用多媒体手段详细介绍了陶寺观象台。陶寺观象台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最早的精密天文观测遗迹,代表了陶寺时期科技发展的最高水平。 第四单元“遗产传承”,主要分为“文献尧史”“ 考古实证”“民俗传说”“ 后世纪念”“考古人语”四个部分,多维度的将陶寺文化立体的呈现在观众面前。这个单元中,策展人广泛搜集了大量临汾地区与帝尧有关的材料,同时与陶寺遗址的考古发现相互比对。其目的在于从空间和时间上,证明了临汾地区就是数千年前帝尧的都城和主要活动区域。此外,还收集呈现了一些山西以外省市地区与尧密切相关的文化遗产。 尧都陶寺,巍巍如天。陶寺遗址出土的龙盘
编辑:收藏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