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告:您好,欢迎来到中国文人画博览园

鉴赏交流

当前位置:首页 >> 鉴赏交流
书法,是中国文化的根
来源:中国文人画博览园      作者:超级管理员      浏览量:453    日期:07-11

上海美术观察 2022-05-13 07:21 发表于浙江

书法是汉字的书写,汉字是书法的载体。汉字,承载着文明的曙光,从远古走来。它穿越了一个又一个朝代,穿越了漫漫长夜,走到了我们面前。汉字五千年了,它依然年轻,在当今世界,独树一帜。汉字,是华夏文明的原始基因,也可以说,是中国文化的根。

图片

(一)

汉字起源于物象,“近取诸身,远取诸物”,象形会意形声而成字,日月山水,花鸟鱼虫,莫不如此。汉字发展的独特路径,体现了中国人的思维特征,深刻地影响了中国文化与中国历史的面貌。

书写,是汉字的艺术实践过程,是人的审美意识对象化到汉字之中、使汉字结构不断完善的过程。汉字之所以是现在的形态,是前人千百年的书写实践而成,集中体现了汉字的结构美学与书写规律:横平竖直,点画呼应,上下包容,左右礼让,以形成中正平和之体,就像人要端庄、树要挺拔一样,每个字都是独立不倚的自我平衡体,堂堂正正,大大方方,不亢不卑,亭亭玉立。可见,谐调性、整体性、稳定性,是汉字的美学原则。谐调性是核心,只有谐调才能实现整体性与稳定性。

人们天天面对汉字,为什么百看不厌?就因为汉字造型美观,结体和谐,赏心悦目,散发着美的气息。所谓书法,就是书写汉字的法规与法度。书法成为艺术,恰恰是在汉字的“书写”过程中逐渐自觉形成的。

图片

(二)

书法,作为一种艺术,不仅传达着个人的才情气质,也承载着时代的精神气象。

被后人广泛而长期推崇的书法家,莫过于王羲之。王羲之的行书,形质坚毅,神采俊朗,洒脱飘逸,行云流水,骨气与逸气并生,法度与风度共存。1700年过去了,后人依然难以望其项背。

这是王羲之个人的学养气质与书法造诣所致,当然,更与那个时代相关。因为那是一个精神解放、人格独立、文化自觉的时代。魏晋时期,名教溃烂、政治动荡、豪强专制,士人不再倾心仕途,反而有意疏离权力,“越名教而任自然”,寄情山水,追求不拘礼节的闲适与放达。“羁鸟恋旧林,池鱼思故渊”,摆脱了名教束缚,士人狷介,清高去俗,“竹林七贤”是也!

所谓“魏晋风度”,就是以老庄为本的玄学与佛学相汇而形成的“与道逍遥”的精神风度,淡泊世俗名利,寻求精神人格的自在真实,“此中有真意,欲辨已忘言”。当时盛行的“人物品藻”,就是自然之“人”的自觉,也是以人为本的审美自觉,从人的音容笑貌、筋骨气色、举止风姿看人的禀赋气质,探求人的形神之美,以至于一系列艺术美学概念由此而生,诸如形神、气韵、风骨等等。所谓“风骨”,就是不傍不倚、不趋不鹜的独立与自由。这是魏晋时期的精神风尚,汉字结体与书法艺术不可避免地受到了这种时代风气的影响。

南朝梁袁昂在《古今书评》中说:“王右军书如谢家子弟,纵复不端正者,爽爽有一种风气。”什么风气?清爽洒脱之风也!王羲之与谢安、孙绰等当时的名流雅士聚于兰亭,曲水流觞,吟诗作赋,一觞一咏,畅叙幽情,这是何等的雅兴!王羲之为这次诗集作序,酒意微醺,一挥而就,《兰亭序》竟成千古绝笔。

《兰亭序》真迹不知所终。今天我们所看到的《兰亭序》是他人的临本、摹本或刻本,难免顾盼做作,不见“爽爽”之风。《兰亭序》消失了,《圣教序》为后人集字而成,多少为我们留住了王羲之行书的神韵:率意而为,爽朗通脱,点画之间,流溢着那个时代的精神风度。

图片

(三)

时间来到了唐代,唐太宗李世民痴迷于王羲之的书法。但是,技法易学,风骨难追,况且,时代变了,产生王书的精神气候不再,那种“与道逍遥”的隐逸高蹈已随风而去。

唐代有唐代的使命。唐代的社会气象与精神气度推动着唐人绕过王羲之而另辟蹊径,开创书法的新天地与新境界。是的,唐人在书法上的贡献是以楷书和草书为代表。楷书和草书,唐人不让古人,直达巅峰。看颜真卿的楷书,巍巍乎,磅礴伟岸,高山仰止,一个个字,犹如一尊尊佛,雍容宽博,丰腴饱满,胸襟气度,自信从容。如果说初唐时期的楷书,以欧阳询、虞世南、褚遂良等书家为代表,承续了二王以来的隽永书风,那么,经过盛唐,南北融合,国势强盛,时代气象投射到文化之中,苍劲与粗犷之气化入楷书,书风大变,出现了李邕、颜真卿、柳公权等书家,笔画中潜在着一种无形的力量。

至此,可以说,唐人似乎穷尽了楷书的结体法度与风格形态。千百年来,欧体字与颜体字,分别代表了内

编辑:收藏狗

热门标签:
本文均为作者原创,著作权归作者所有、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,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!

打赏作者 点赞(453)

取消

感谢您的支持,我会继续努力的!

扫码支持
扫一扫,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
[声明]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转载自网络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所属内容只代表原作者个人的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和价值判断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如果未署名,系检索无法确定原作者,原作者可以随时联系我们予以署名更正,或做删除处理。谢谢! 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,请及时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! 谢谢您的配合和给予我们的理解支持。
推介作品
鉴赏交流

关注&咨询

园长微信
微信公众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