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告:您好,欢迎来到中国文人画博览园

理论探讨

当前位置:首页 >> 理论探讨
《云谷谈艺录》系列文章|论艺•第十一
来源:中国文人画博览园      作者:文人画苑      浏览量:211    日期:08-31

《云谷谈艺录》系列文章|论艺•第十一



        黄子久论画曰:“画不过意思而已。”余甚喜欢先生之言,研习中国画者常常在物象之真上耗尽心血,殊不知真正的中国画则讲“度物象而取其真”,即超越物象本身,直至本来面目。因而,余常常戏言,画画千万别太当真,意指太当真了,便无趣无味,画关键是意思而已,没有意思的画,便没了生气没了灵魂。
        余常听人言,某学画常以宋元为师,此话余只能信其一半,笔法构图完全可以师法前人,但宋元两季中国艺术家浸润于艺术作品之中的精神气度,则是永远无法企及和师法的,气韵不可学的道理就在这里。中国山水画,不仅是笔法超迈,更是传递一种思想,每个时代有他特有的思想,比如魏晋尚逸气,顾恺之等人的作品常有仙气,而两宋理学盛行,艺术作品常常带有天人一理的思想,尚神韵。但元代则全真教盛行,求真是主流,这里的真是经过生命体验之后的真的感受,以此“元四家”的作品常常有股真气流淌其中,这种真气没法学,比如黄子久的“浑气”,倪云林的“萧散之气”。
        故而,余以为一个思想匮乏的时代,一个没有思想家诞生的时代,其艺术作品也难见精品,更不要说兼顾艺术家与思想家为一体的艺术大师的出现。

图片


《云谷谈艺录》系列文章|论艺•第十一



罗家宽  口述  及门孙亚军  整理


编辑:收藏狗

热门标签:
本文均为作者原创,著作权归作者所有、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,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!

打赏作者 点赞(211)

取消

感谢您的支持,我会继续努力的!

扫码支持
扫一扫,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
[声明]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转载自网络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所属内容只代表原作者个人的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和价值判断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如果未署名,系检索无法确定原作者,原作者可以随时联系我们予以署名更正,或做删除处理。谢谢! 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,请及时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! 谢谢您的配合和给予我们的理解支持。
推介作品
鉴赏交流

关注&咨询

园长微信
微信公众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