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大山人《安晚册》中的“退翁”是谁?——就是他(三)
蔡斯
二、《退翁就是他.....》

在本文开头一节,我们谈到寻找“退翁”所要遵循的两种方法:一是紧紧抓住与八大山人紧密联系深入交集的人;二是紧紧抓住与《安晚册》密切相关联的信息资料。
现在,我们首先用“找人条件”看能否找出属合《安晚册》中的“退翁”其人。
我们知道,任何人生或与他人的相识接触,以致成为好友,都是随着
年龄增长、社会地位、地理距离等因素不断更替迭代的,终了一生的密接朋友甚少。
现在,我们可先从八大山人创作《安晚册》这一时间段或前后稍短有连带交集的时间来界定他的朋友圈,从此段朋友圈内寻找退翁,也许是最好寻找捷径。即先从1688年(戊辰深秋,见《安晚册》母册“月夜孤禽”【注10】)——1702年(壬午一阳之日,《安晚册》子册中的“山水”页)【注11】15年期间时间段內开始寻找。
経查八大山人(朱耷)生平年表(注12)统计,共有密接者一人次以上的共有34人;其中,集体密切交集者12人(西湖画社);两次密接者2人(委知县1688年、1690年,省斋1699年7月、闰七月);其余为一次密接交集者20人。
现在,我们对其相关密集交集的一次以上34人,进行逐一排查筛选。
首先排除1702年东湖画会(注13)12名成员中的11名成员(因12名东湖画会成员中除八大外,其余11人员都与八大在1702年內才显示来往交集的,时间较短,不符合《安晚册》9——15年的创作时间要求)。
排除东湖画会11名成员后,剩余还有23人次(含八大山人)。
23人中再合并两人次后的有2人,剩下21(仍含八大山人)人。
这21人中,有1688年求屏画4幅只为其画3幅的委知县(注14)。有1690年为八大山人立传的邵长衡(注15);为委知县(注16)作《致东老书札》,却知县索四条屏画。有1693年为其作《山水册》16开的舜老年词翁(注17);十月,行书为曾老社兄(注18)书《净几明窗》四言铭便面;冬,为得中社兄(注19)书《草书四言横披》。有1694年为其画《安晚册》的“退翁”(注20);闰五月既望,为朱厚煜(注21)作《杂画册》八页;处署,为淦龛词年兄(注22)书《兰亭序》一节。有1695年8月21日为名珍年兄(注23)作《山水横幅》。有1696年春2月26日,为囗囗(剜去)年兄(注24)书《桃花源记》;4月7日,为宝崖(注25)行书《块石此由拳》册页。有1697年5——8月,为蕙岩(注26)作《河上花图卷》。有1698年为其作《山水册》的黄砚旅(注27);春日,为南高先生(注28)临《临河序》便面;为石涛(注29)作《大涤草堂图》;6月为王源(注30)作《书画册》十六页。有1699年7月为其作《书画合装册》其中有《临河序》一篇的聚升(注31);7月,为省斋(注32)临《临河序》,闰7月6日,作复省斋(注33)草书书笺;小春,为叙老年翁(注34)写《山村暮霭图轴》。有1702年5月初5日(天中节)为文玉年道兄(注35)书便面,草书临《艺韫多才帖》。
在现有21嫌疑人中可以逐步排除的情况如下:
1、有真实姓名题识、与八大三观不合者,即与《安晚册》中退翁相距甚远、备受八大山人厌恶、鞭挞的人:委知县、聚升(从情感上讲,八大山人不会再为他俩画第二幅;如有,必属其名)2人;
2、有实姓真名题识者:其中有只去过南昌一次的邵长衡,朱厚煜、宝崖、蕙岩、黄砚旅、石涛、王源、省斋,共8人;
3、有礼仪尊称、谦辞(先生、兄、老兄、年兄、道兄)题识者:曾老社兄、德中社兄、淦龛词年兄、名珍年兄、囗囗年兄、南高先生、文玉年道兄,共7人;
4、有礼仪称翁而无谦辞(八大山人对“谦辞”的使用,后边有详细论述)题识者:舜老年词翁、退翁、叙老年翁,共3人;
5、八大山人自己。1人。
以上,我们把21人归类为5个类型,排除了与八大山人《安晚册》中“退翁”dan相似度甚远之人(1、2、3条中所包含的)17人。现只剩下4、5条中舜老、退翁、叙老、八大山人自己4名(八大仍在其中)嫌疑人了。
那么“舜老”是谁?叙老又是谁?他们两人是否与“退翁”是同一个人呢?他们三个老男人又是否就是八大山人本人呢?
如若仅从与八大山人密接人员中还不能断定“舜老”、“退翁”、“叙老”是谁?那么,我们就要借助《安晚册》作品自身内容信息及其他资料进行综合判定了。(未完待续)
注10:【月夜孤禽图】八大山人《安晚册》母册第6幅(子册无此幅);

注11:【山水】八大山人《安晚册》子册第22幅

《安晚册》母册山水页

注12:【八大山人年表】(八大山人与朱耷两份年表祥略不同):见《中国历代书画名家经典大糸——八大山人》p374,江西美术出版社出版2009年,杨建峰编;百度百科;
注13:【东湖画会】同上,p379,“1702年,八大与罗牧等人在南昌组织【东湖画会】,共12人;
注14:【委知县】,见朱耷年表:“1688年,是年前后,南昌屏画盛行时有委知县求作屏画4幅,八大只作三幅,并谓之云:“江西真俗,挂画4幅,若非春夏秋冬,便是渔樵耕读”;
注15:【邵长衡】,见八大山人年表p376,“1690年邵长衡将东归,待澹雪和尚引见,见八大山人于北兰寺,夜宿寺中,为作《八大山人传》甚祥;
注16:【委知县】同注14,;
注17:【舜老年词翁】,见八大山人年表p377,“1693年5月,为舜老年词翁作《书画合册》16册”;
注18:【曾老社兄】,同上,p377,“1693年10月,行书为曾老社兄书《净几明窗》四言铭便面”;
注19::【德中社兄】,同上;
注20:【退翁】,同上。P377,“1694年5月29日(此日时间有误,应为5月6日、6月20日),为退翁作《杂画卌》即《安晚册》22页,行书《安晚册迎首及跋》”;
注21:【朱厚煜】,同上p377,“1694年闰五月既望,为朱厚煜作《杂画册》8页”;
注22:【淦龛词年兄】,同上p377,“1694年处署,为淦龛词年兄书《兰亭序》一节”;
注23:【名珍年兄】,同上p377,“1695年8月21日,为名珍年兄作《山水横幅》”;
注24:【囗囗年兄】,同上p377,“1696年春2月26日,为囗囗(剜去)年兄书《桃花源记》,石涛为之配桃花源图,横卷”;
注25:【宝崖】,同上p378,“1696年4月7日,为宝崖行书《快石此由拳》册页”;
注26:【蕙岩】,同上p378,“1697年5月——8月,为蕙岩作《河上花图卷》”;见天津美术出版社2009出版《中国古代名家画集》p74_78页《荷上花图卷》、题识“蕙岩先生属画”;
注27:【黄砚旅】,《朱耷年表》,“1698年夏,黄砚旅收到八大所作《山水册》:展玩之际,心怡目眩,不识天壤间有何乐能胜此也”;
注28:【南高先生】,同26,p378,“1698年春日为南高先生临《临河序》便面”;
注29:【石涛】,同上,p378“为石涛作《大涤草堂图》”;
注30:【王源】,同上,p378“1698年6月王源访八大山人于南昌,作《书画册》16页”;
注31:【聚升】,同上,p378“1699年7月,为聚升先生作《书画合册》,其中有《临河序》一篇”;
注32、33:【省斋】,同上,p378“1699年7月,为省斋临《临河序》一篇。闰7月6日,作复省斋草书书笺”;
注34:【叙老年翁】,同上,p378“1699年小春,为叙老年翁写《山村暮霭图轴》”;
注35:【文玉年道兄】,同上,p379“1702年5月初5(天中节),为文玉年道兄书便面,草书临《艺韫多材帖》”。
(未完待续)
蔡斯
2022.7 于成都
假期旅游哪里去?《中国文人画博览园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