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告:您好,欢迎来到中国文人画博览园

理论探讨

当前位置:首页 >> 理论探讨
收藏家队伍的那抹橄榄绿 ——写在《品味刘西明》之后
来源:中国文人画博览园      作者:文人画苑      浏览量:224    日期:10-18

收藏家队伍的那抹橄榄绿


——写在《品味刘西明》之后


蔡斯


我与昌炳战友相识,是四十年前的事了,我下基层后,他调总队机关。即非同部门、且相距又有些距离,相见并不多。但同为“机关人”,还是有些许了解。后来,他任命文化站长,又增加些接触次数。

图片

《龚贤千沟万壑图》

在我俩的生命轨迹里,在漫长的“战壕”坑道里,像许多战友相识一样,若即若离,时断时续地延续着......

即使是退休后,在古玩、艺术品市场碰面几次、在收藏爱好者聚会时偶遇数回,但都未能深入交流、畅怀战友“壕情”之机会。

直到拜读了他刊登于《天府散文》“品味刘西明”一文后,我对昌炳兄弟又徒然增添不少敬佩之感。

图片


《恽寿平荷花图》

品读整篇文章,文如其人,中肯朴实,细语轻言:如三江源流,不紧不慢,绵绵不断,婉婉道来;虽未有高山瀑布,山涧激流那样的壮怀激烈,但似有“上善若水”般甘露浸润心脾;虽没有雷鸣般的豪言壮语,但却有千军万马潜伏长津湖似的“于无声处”。

图片


《郑板桥竹兰图》

行文从解“品”义入手,围绕“四品”展开。品一,谈与西明战友相认、相识、战友情深,且情投意合,小有成就;品二,谈西明收藏的故事,再续收藏战线的战友情;品三,谈西明是捡漏的高手,续写了俩枚大兵不仅在国防战壕里能翘首昂胸,(昌炳告诉我,西明战友在江浙地区已建立了九座收藏博物馆),且在收藏界方能採下一片彩虹,开拓出一片天地;品四,“重情兄弟”部分最为精彩,昌炳在写了西明在收藏界成功后,被当地政府人民“嘉兴的粽子南湖的菱,乍浦有个刘西明,他有人品,有藏品,希望大家记住他的名”高度赞誉后,又回头插叙了二十年前他俩参加西宁会议前的一幕:从接站“一下车就把我拉到他家住下”,“酒足饭饱之后又陪娱乐”,“特别是晚上休息时,把爱人赶回娘家,把床让给我住,而自己则睡在客厅的沙发上......”这大兵情、这战友义、这社民情、这官宣义就这样不动声色的跃然纸上,使人阅之生情,品之生津......

图片


《王维江干雪霁图》

读罢品文,掩卷不已:由大兵情延伸到军民情,由国防战壕到书画艺术收藏家战壕,那一抹橄榄墨绿色的、浸润在人海中的熟悉色彩,慢慢地、渐渐地由点到线、由线到面、再升腾翻卷着向天际飘去,又慢慢的凝聚成恰似一抹雨后彩虹,缓缓升腾,并高挂在万里晴空......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蔡斯



2021.10 于成都


编辑:收藏狗

热门标签:
本文均为作者原创,著作权归作者所有、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,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!

打赏作者 点赞(224)

取消

感谢您的支持,我会继续努力的!

扫码支持
扫一扫,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
[声明]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转载自网络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所属内容只代表原作者个人的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和价值判断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如果未署名,系检索无法确定原作者,原作者可以随时联系我们予以署名更正,或做删除处理。谢谢! 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,请及时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! 谢谢您的配合和给予我们的理解支持。
推介作品
鉴赏交流

关注&咨询

园长微信
微信公众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