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代十国的艺术成就,主要体现在绘画艺术、建筑艺术和雕塑艺术三个方面。
- 绘画艺术 -
五代十国的绘画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,发展了唐代艺术的世俗的倾向,在艺术技巧和艺术样式方面为绘画扩大了领域。画院画家的活跃是一突出现象,反映了具有一定社会基础的绘画艺术的发达。
五代十国的绘画艺术作为一种技艺行业有中古手工业的某些特点:竞争,父子相传,有固定的专长,商品化。五代十国绘画技艺的行业随着商业的发达而得到发展,绘画技巧日益提高。画院画家的主要任务是图绘帝王贵族的肖像和生活。五代绘画艺术的发展在人物画和花鸟画方面都有表现。
五代十国艺术
人物方面突出的现象是肖像画的普遍化。肖像画是有历史渊源的,五代写真名手和他们的作品在数量上值得注意。五代寺院中有所谓"真堂"。成都大圣慈寺三学院真堂的壁画以贵族肖像为内容,有阮知晦绘后蜀孟知祥肖像、张玖绘他的僚属们的肖像。
人物画的主要成就是反映贵族生活更深入到表现精神状态,于是形象刻画达到进一步精确。有情节的绘画,构图丰富而集中表达了主题。
五代画家周文炬画作
花鸟画摆脱唐代作为装饰艺术的要求,写实风格得到进一步发扬。从五代开始,花鸟画成为中国绘画艺术中有独特地位的一种样式,展示人们精神世界的一个有力的方面。花鸟题材在文学艺术中反映人们向往生活和乐观的情操。
- 建筑艺术 -
建筑艺术在这一时期主要分为宫苑建筑和寺塔建筑。
宫苑建筑方面,五代十国时期的建筑主要是继居唐代传统,少有创新。与唐代长安著名的大明宫含元殿相比,五代宫殿或许不及其辉煌、雄壮的气魄,但在奢靡的装饰上或许有过之。因为唐代建筑的作风是以其造型、布局上的设计达到一种明朗、欢快、向上的境界,而在其他方面则很少有追求繁缛的装饰。中国大凡离宫别馆,多有园林景致。五代南汉园林池苑中南宫药洲尚有遗迹留存,仍可见出五代时期水石相漱、林渚相依的园林意趣。
药洲遗址
在寺塔建筑方面,由于佛教仍于此期盛行,各地修建寺观之风颇盛。吴越、南唐石塔和砖木混合结构的塔较唐代有所发展。现存五代佛塔有南京栖霞山舍利塔、杭州闸口白塔与灵隐寺双石塔、苏州虎丘云岩寺塔、杭州保俶塔和广州光孝寺铁塔等。
- 雕塑艺术 -
先来看陵墓雕塑,五代时期诸帝陵率皆泯灭,不为人知,少有雕塑遗存。同期相对安定富庶的江南、西蜀君主则仍袭唐制,营造陵墓。南京南唐二陵皆“因山为陵”,但陵前未见有石刻遗物。成都前蜀王建永陵前,曾出石文官像一躯。王建永陵玄宫还出有王建像和十二躯举棺武士像,尚有晚唐雕刻遗风。
前蜀王建永陵
五代十国时期在宗教雕塑上,虽然各地石窟仍继续开凿,艺术上则不及唐代的有生气。刻制相对精美的是南京栖霞寺南唐时期所建的舍利塔上的浮雕。塑像除敦煌莫高窟外,当推山西平遥镇国寺万佛殿后汉时期的一铺塑像为优,风格近似莫高窟晚唐塑像。此外,福州建于闽越时期的石塔、广州光孝寺内铸于南汉时期的铁塔之上的浮雕佛像,也是此期的代表作品。
山西平遥镇国寺万佛殿
五代十国的雕塑家中,五代初期著名僧人释智晖,善塑像,以运思奇妙著称。后唐僧人智江也长于塑像。山东人李云于后周广顺三年(953年)造的沧州铁狮,为现存古代最大铁铸像。南唐则有擅长小型雕刻的吕建,西蜀则有许侯、雍中本、程承辩,均为塑造佛道造像的妙手。
除了以上提到的这些,五代十国时期的青瓷发展也极为迅速。五代的敦煌画则继承了晚唐旧风。
( 文章来自网络)
编辑:收藏狗